創意課堂
CREATIVE CLASSROOM
沒有滑板為什么會陷進雪里《壓強》
物理 八年級下冊 第九章 第1節《壓強》原創 一、教學目標(一)知識與技能1.了解壓強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系,能熟練寫出壓強公式、單位,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。 2.會應用壓強公式分析增大和減小壓強的具體方法,并能解釋與壓強有關的物理現象。 (二)過程與方法1.…
一、教學目標
(一)知識與技能
1.了解壓強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系,能熟練寫出壓強公式、單位,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。
2.會應用壓強公式分析增大和減小壓強的具體方法,并能解釋與壓強有關的物理現象。
(二)過程與方法
1.能通過實驗,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系。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,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法。
2.在壓強概念的學習中,學習運用比值定義法。
(三)情感態度與價值觀
1.經歷觀察、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,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。
2.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,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,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,提高學習的自信心。
二、教學重難點
重點:壓力的概念、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
難點: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
三、教學資源準備
手機、七三課堂app、物理課本、一頭削尖的鉛筆
四、教學過程
教學環節
1.導入新課
教師活動:解釋什么是壓力。
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,壓力對物體形狀的改變會有大有小,我們稱為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同,那么壓力的作用效果與那些因素有關呢?
觀看圖片:描述你看到的現象。
教師:兩個體重差不多的人站在同一片雪地上,站在滑雪板上的同學浮在雪面上,穿自己鞋子的小朋友卻陷進了雪里,這是為什么?兩個人對雪地有壓力嗎?壓力大小是否相同?壓力產生了怎樣的作用效果?壓力作用效果又是否相同?
學生:兩個人對雪地有壓力,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雪地形變。兩個小朋友體重相同,壓力大小相同,但兩人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同。這是由于他們與雪地的接觸面積不同引起的。所以壓力的作用效果應該與接觸面積有關。
2.新課教學
你們覺得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呢?
教師引導學生實驗:
用兩個手指用力向中間壓一根鉛筆
思考:
這里壓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?兩個手指受到的壓力相同嗎?
兩個手指形變的程度相同嗎?哪一個大些?
用力稍大些,手指感受有什么變化?
你覺得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呢?
學生進行實驗,并回答問題。
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手指形變。兩個手指受到的壓力相同但兩個手指形變的程度不相同。與筆尖接觸的手指形變更大些。用力稍大些,手指感覺更痛。壓力的作用效果應該與接觸面積和壓力都用力稍大些,手指感受有關。
3.實驗演示
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
教師提醒學生:設計實驗時注意思考如下問題:
怎樣體現壓力的作用效果?
怎樣改變壓力大小?
《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》
實驗1:把小桌桌面朝上放在海綿上,觀察海綿被壓下的深淺。
實驗2:在小桌桌面上放上砝碼,觀察海綿被壓下的深淺。
實驗3: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海綿上,觀察海綿被壓下的深淺。
結論1:實驗1和2中,受力面積相同,壓力不同,海綿被壓下的深淺不同,表明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同。受力面積相同時,壓力越大,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。
結論2:實驗1和3中,壓力相同,受力面積不同,海綿被壓下的深淺不同,表明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同。壓力相同時,受力面積越小,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。
綜上所述,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:壓力和受力面積。
運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:控制變量法
4.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
學生回答:推土機的鏈條和火車軌下面鋪設的枕木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,減小對地面的壓強。篆刻刀和破窗錘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,增大壓強。
總結:當壓力一定時,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;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。
五、板書設計
壓強
1.定義:物體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叫壓強(P)
2.公式: ,單位:帕斯卡(Pa),簡稱帕。
3.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
(1)壓力:壓力相同時,受力面積越小,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。
(2)受力面積:受力面積相同時,壓力越大,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。
4.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
(1)壓力一定時,增大(減小)受力面積
(2)受力面積一定時,增大(減小)壓力
(3)同時增大(減小)壓力和減小(增大)受力面積
課題老師:陳發通
長按/掃描識別下方二維碼
可免費下載使用七三課堂哦
先!到!先!得!
▼▼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