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我國地理環境差異造成的《氣候》變化
了解我國溫度帶劃分依據及劃分地區,地理環境的巨大差異。
1.我國冬、夏氣溫的分布特點。
2.分析氣溫對人類活動的影響。
3.閱讀和分析地理圖表。
講授法、討論法、任務驅動法、練習法等。
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教材、多媒體、七三課堂APP。
(一) 導入新課
觀察春節期間哈爾濱和廣州的節日景觀圖,對比兩地的景觀差異。
廣州花市
哈爾濱冰燈節
老師:“同學們,觀察這兩張圖片,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兩地的景觀有很大差異。同樣是春節期間,為什么我國南方和北方的景觀相差這么大呢?氣候的兩大要素是氣溫和降水,這節課,就讓我們先用氣溫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吧!”
(二) 新課教學
中國氣溫的分布特點
【讀圖討論】閱讀“中國1月平均氣溫的分布”,比較哈爾濱和廣州兩地冬季的氣溫。
中國1月平均氣溫的分布
老師:“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,哈爾濱所處的1月平均氣溫分布區是多少到多少攝氏度?”
學生:“-16~-24℃。”
老師:“廣州的呢?”
學生:“8~16℃。”
老師:“根據我們之前學過的等溫線的知識,結合兩地在地圖上的位置,請同學們算一下,哈爾濱和廣州1月的溫差大約是多少℃?”
學生:“哈爾濱和廣州1月氣溫相差近32℃,難怪兩地景觀差異懸殊。”
【讀圖討論】讀“中國1月平均氣溫的分布”圖,同桌間討論并回答下列兩個問題。
1.找出1月0℃等溫線,并指出東段大致經過哪條山脈、哪條河流?
2.找出我國1月份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分布的地方,分別大致是多少攝氏度?相差多大?
學生1:“最高氣溫出現在我國的南部,16℃以上;最低氣溫出現在我國北部,-28℃以下,相差44℃以上。”
學生2:“我國1月0℃等溫線大致經過秦嶺-淮河一線。”
老師:“我國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漠河縣的北極村,1月平均氣溫為-30.6℃。那里曾經出現過-52.3℃的極端最低氣溫。海南省是我國冬季氣溫最高的省份。可以看出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是什么?”
學生:“冬季,我國氣溫由南向北逐漸降低,南北溫差大。”
老師:1月0℃等溫線是我國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。秦嶺-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。此線南北的植被、農業生產狀況及河流水文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。如,1月0℃等溫線以北的河流會有結冰現象。
【讀圖討論】接下來我們來感受一下夏季。讀“中國7月平均氣溫的分布”圖,同桌間討論并回答下列兩個問題。
中國7月平均氣溫的分布
1.找出7月份平均氣溫在24℃以上的地區。
2.找出7月份平均氣溫在8℃以下的地區。
學生1:“24攝氏度以上的地區占我國的一半以上,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遍高溫。”
學生2:“8℃以下的地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。”
老師:“我國夏季最熱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魯番,7月平均氣溫為33℃,極端最高溫曾達到49.6℃,人稱“火洲”,《西游記》中的火焰山就位于吐魯番盆地北緣。青藏高原地區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,又稱‘六月暑天猶著棉,終年多半是寒天’。可以推論出我國夏季的氣溫分布特點是什么?”
學生:“除青藏高原地區外,全國普遍高溫,南北溫差小。”
2. 中國溫度帶的劃分
老師:根據氣溫的南北差異,結合農業生產實際,以活動積溫為主要指標,從北到南,可以將我國劃分為5個溫度帶:寒溫帶、中溫帶、暖溫帶、亞熱帶、熱帶。另外,還有一個地高天寒、面積廣大的青藏高原區。如下圖所示:
中國溫度帶的劃分
【活動積溫的概念】即作物某時段或某生長季節內逐日活動溫度的總和,是表征一地的熱量資源、作物生長發育對熱量要求的主要指標。通常把大于等于10℃持續期內的日平均氣溫累加起來,得到的氣溫總和,叫做活動積溫。
接下來,請同學們結合“中國溫度帶的劃分”圖,完成中國溫度帶和作物熟制簡表。
【交互練習】請同學們將下列典型作物的文本框拖動到相應的溫度帶上。00:22
【課堂總結】學生交流,當堂復習
本節課,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?你有哪些收獲?
1. 我國冬夏南北氣溫的差異。
2. 我國氣溫分布的特點。
3. 我國溫度帶的劃分。
下節課,我們將學習氣候兩大要素的另一要素——降水。請同學們提前預習下節課內容。
(三) 課堂練習
【單選題】
1.分析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征,首先考慮的兩個主要因素是( )
A.氣溫、氣壓 B.氣溫、降水
C.降水、風向 D.氣壓、風向
2.我國夏季最熱的地方是( )
A.海南海口 B.湖北武漢
C.四川成都 D.新疆吐魯番
3.關于各地農作物耕種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是( )
A.長江中下游平原為兩年三熟
B.華北平原為一年一熟
C.珠江三角洲為一年三熟
D.三江平原為一年兩熟
4.從我國溫度帶來看,武漢屬于( )
A.中溫帶 B.暖溫帶
C.亞熱帶 D.熱帶
5.下列省區跨四個溫度帶的是( )
A.甘肅省 B.內蒙古自治區
C.陜西省 D.山西省
答案:1.B 2.D 3.C 4.C 5.A
下一篇:地球的《人口與人種》問題